
基本資料
開始日期: | 2018/11/09 |
結束日期: | 2018/11/11 |
主辦單位: | 台北醫學大學 |
地點: | 北醫學大學 |
人數: | 300 |
詳細內容
東亞臨床試驗聯盟(Regional Asian Clinical Trial Association, REACTA)最初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葉健全前副院長及日本、韓國三位醫師共同發起。2013年甫成立時,僅討論各自組織的健全及完備措施,互相激勵並建立一個各自獨立的臨床試驗單位。近年來更將觸角衍生至互相合作共同推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平台。隨著組織的日益成長,目前已有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一同加入。組織定有三大目標:發展亞洲臨床試驗並與世界接軌;互相支援交換訊息並建立試驗能量;利用聯盟力量推動多國多中心的醫師自行發起臨床試驗(PI initiated Trial, IIT)。
2017年REACTA會議在馬來西亞舉辦,北醫由聯合臨床試驗中心宋賢穎副主任及臨床醫學研究所陳冠州所長代表參加。會議主要為討論過去四到五年以來會員國各自努力建立實力,並希望從今年開始,可確實地發展彼此的合作,及多國多中心的醫師自行發起的臨床試驗案。
馬來西亞的Dr. Irene Looi與北醫共同簽署了國際合作IIT案MOU,此案將由萬芳醫院進行關於Stroke的新藥試驗。另外,日本千葉大學Mr. Takatoshi Sato與美國的一臨床試驗,將來除了要在日本千葉大學、韓國東亞大學進行,也會至台灣臺北醫學大學共同進行臨床試驗,大幅增進北醫大臨床試驗的國際合作經歷。
本校宋賢穎副主任會中介紹北醫聯合臨床試驗中心,及北醫協助IIT的各項方式。韓國則強調目前世界的臨床試驗市場已快速改變,以往完全由藥廠自行開發新藥的模式,因為失敗率過高造成藥廠願意投資自行開發新藥的模式逐漸萎縮,轉而成為是與學術機構合作開發新藥的模式,然而要如何被藥廠相中擔任新藥開發的合作機構或組織,其主要依據就是機構可以進行多國多中心IIT的能力。
今年馬來西亞將REACTA與其每年的National Conference of Clinical Research (NCCR) 一同舉辦。今年的NCCR主題是以精準醫療為主題,其方向以肝癌、鼻咽癌、乳癌、肥胖等精準醫療為討論主軸。馬來西亞雖然在臨床試驗上剛剛起步,然而他們是採取以政府(衛福部)主導,以各地區公立醫院為基地,發展全國性的臨床試驗。因此在研究能量上比台灣各醫院各自發展臨床試驗要更有效率。本校以全力爭取到舉辦明年(2018)的REACTA會議,期望在世界臨床試驗加速發展之際,更凸顯北醫大及三家附屬醫院的優勢(多中心),培養具有發展國際IIT的總PI的領導能量,才能在如此競爭環境之下取得未來國際領導地位。